婚宴酒店行业如何生存
我来回答,目前婚宴酒店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,其中酒店自身的硬件条件至关重要,比如宴会大厅的布局是否合理、装修是否高档、灯光音响设备是否匹配等等,甚至业内很多酒店都引入了3D全息投影技术,成本不菲。
酒店的硬件条件固然重要,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比拼的还是营销策划、服务质量等软实力。对于服务业来讲,“得需求者得天下”,好的营销方案是在充分了解“客户需求”的基础上做出来的,优质的服务是除了满足“客户的显性需求”外,还需满足“客户的隐形需求”。所以建立“客户档案”,逐步搜集和完善“客户需求”,根据“客户需求”制定营销策略,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“定制化服务”,才能真正让客户满意。
我的一位朋友在国内的三线城市做婚宴营销,几年前接待了一位张姓客户,因对方需要举办“庆功年会”而相互认识,朋友很细心,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做了很多工作,年会举办的很成功,张姓客户十分满意,几年内为朋友介绍了很多客户,累积营业额近300万。朋友的做法是根据张姓客户介绍的资源建立了90多人的客户档案,分类很细,包括“行业、收入、家庭主要成员的生日、结婚纪念日、饮食喜好”等信息,在客户生日、结婚纪念日等重要日期都会寄去明信片表示祝贺,或者寄一些小礼品过去,非常注重维护和客户之间的关系。在每次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都搜集客户的“喜好信息”,完善“客户档案,朋友所在的酒店也成为当地婚宴市场的“品牌企业”。

所以不光是婚宴行业,对于整个服务行业来讲,建立并完善”客户档案“是基础,营销是关键,根据“客户需求”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,最终形成良好的口碑,才能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农民有什么理由要求提高退休>报酬/h2>
工农兵学商,农民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,我们国家是农业生产大国,新中国农民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,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为祖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因此,对于达到60岁及以上年龄的农民,享受养老待遇是天经地义的,必须做到让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,老有所依!
现在的农民远远胜过城市(镇)居民,就说早点时间,离省城中心近40公里的地方征收,按建安成本价还等面积房,一次性交足15年的养老保险,装修另估价,然后每个人有30万的安置费,作为城市(镇)居民有这种好事吗?过去为了国家的重工业、国防工业的确农民作了很多贡献,那工人呢?其实去查查中国经济年鉴就知道农业总产值除了49到51年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0%左右,其他时间平均不到10%,现在偏远点的农民确实有穷的,那那些下岗工人呢?他们比农民更惨,很多人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;不是说农民不应该关照,而是怎么样关照,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扩大,估计至少也有30%以上的农民因拆迁而富裕,还有30%以上的农民已在城市立根,过着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,之所以户口还在农村,不是城市不收(北上广深少数一线城市难点)而是自己不愿迁,农村的田土、山林是宝,舍不得放弃,所以给农民退休金只能造成社会更大的不公,怎么样适当提高偏远地区确实困难的老农民的待遇才是研究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