获奖的民间自学者的画作,有人称之为“瞎画”;有人称之为“原生态艺术”你怎么看
艺术从来就不是漫无目的的造作,它源于矛盾,源于生活,源于每个人心中的思考和感受,它看似门槛很高,却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。民间画作,画的多是劳动人民,田间美景,田园生活,处处体现着的热情和生命力。民间画师,不拘泥于形式和流派,也无惧世俗的条条框框,他们画山,画云,画水,画劳动的人们,画当地的集市,画田园的美景,画花鸟鱼虫,画鸡鸭家畜,处处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热情和生命力。而这些不都是大多数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吗?
民间画师,永远都离不开“人”的主题,他们通过浓墨重彩来表达情绪,将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现得生机勃勃,比起“优雅”,比起“格调”,民间画给人带来的更是一种“踏实的美好”。所以无论是获奖也好,还是默默无闻的创作也好,我觉得民间画作有其自身的优势,绝对不是乱画。
艺术的高峰,无论自学和科班出身都能走进艺术领域,天赋很重要,齐白石木匠出身,有极高的悟性,成为一代大师,无人超越。自学者走弯路,厚积薄发大有人在,就我个人(季玉梅)虽然许多原因,没能走入高等学府,但是有天赋灵性,一直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,临摹,感到临摹名家的作品,走不出来,画什么都像别人的,去北京进修国展,导师执导,这个环节很重要,比如黒白灰,调子节奏,韵律,构图等,还有老师说我的线硬,我每天坚持练书法,值得一提,后期要经过美术班正规训练,有些问题自学是无法理解的,我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,无论获奖的民间自学者,结果是一样的,有强大的自信,支持,天赋勤奋努力非常重要。图:季玉梅作品《岁月留痕》230*200,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。

毋庸置疑,一幅绘画作品是有其章法构图、主体背景、笔墨色彩线条光影,从而来表达物象美的韵律,当然了,这其中也有画者的思想情感,问题来了:获奖的民间自学者的画作,有人称之为“瞎画”;有人称之为“原生态艺术”你怎么看?
获奖的民间自学者的画作,有人称之为“瞎画”;有人称之为“原生态艺术”
怎么样的绘画作品才算是好画?这是人们一直在关注和讨论的问题,其中的答案数不胜数,但不论怎么样,每一位画者或画家都希望自己创作出来的画作能够赏心悦目,赢得大家的赞赏,然而,这个世界人口众多,人们的品位差别甚大,导致对一幅画作的评价标准有差异,
于是就出现题主所说的:获奖的民间自学者的画作,有人称之为“瞎画”,有人称之为“原生态艺术”,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品味、艺术认知不一样,有些人认为民间自学者的画作属于“野路子”,也就是盲目自创出来的,没有章法构图,只认定学院派的画作才严谨规范,
但是也有人认为民间自学者的画作,才是“真性情”的创作,因为没有学院派那一套固执死板的绘画理论的束缚,一幅画作其实就是画家“借助视觉讲述故事”,画家通过绘画的渠道与他人达成思想、精神方面的沟通。不过,这也要看民间自学者的画作是抽象还是写实,
如果一幅获奖画作是抽象画,那被人称之为是“瞎画”,这也情有可原,本身抽象派绘画就是在“涂鸦瞎画”;其实,无论是自学画作,还是学院派笔下的画作,很大程度上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的作品与平淡的作品之间的区别在于构图,只要构图新颖,画面主题明了,就是好作品。
民间艺人有很强的生命力,他们没有经过专业院校的培养,也没有名师指点,更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,甚至人生坎坷,屡受磨难。可他们凭着对艺术执着的追求,对真善美的直觉,只靠自己的勤奋和天分,在画坛上独树一帜,各领风骚,取得骄人的成绩。
原清华美院教授忻东旺的《白菜》2012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:RMB 517,500。他出生在河北农村,在县文化馆学画,走村串巷,靠画“炕围子”(陕北窑洞、房屋住室里炕墙周边的一种绘画装饰图案)维持生计。他笔下的白菜,惟妙惟肖、形态逼真,生活气息浓郁,让人喜爱。可惜天妒英才,14年他因淋巴癌去世,享年51岁,让人扼腕痛惜。
“原生态艺术”是一种创作潮流,他们的画作乡土气息浓厚,真实的描绘出自然界各种景观、小品。他们凭感觉随心所欲的描绘他们认为美的东西,确实是在瞎画,很多画作是不入行的,也卖不了多少钱,可他们就是迷恋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,很多都是自己民族独有的绘画符号,色彩也比较浓郁、鲜艳,吸引了很多欣赏者,我个人也喜欢民族的东西,艺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,活灵活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