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修前需要楼上的试水吗
自己装修时候楼上不需要试水,但是自己装修的时候自己试水要去楼下看看。
得看一下自己装修时候防水做的如何,施工过程中最好留照存根,以免将来出现问题,等楼上装修的时候也得让他做完防水,看看自己家时候会漏水,一般漏水地方大多是地漏衔接处。
家里装修自己装,应该在哪个时候准备哪些材料?需要几个月时间
自己装修首先要定好平面方案和装修风格,有了这些做支撑,你才能知道自己家准备哪些材料。

不同的装修风格用不同的材料。家里准备装修你前期要考虑的是装不装中央空调、新风、地暖、净水、软水、智能化、地砖、灯具、洁具、五金、木制作、乳胶漆、水电料、防水等等。施工有先后,前期你要看的是水电料,品牌要选择好,一定要选择名牌的,毕竟是隐蔽工程。
接下来看防水,防水也是很重要,一般的品牌有德高、上海雨虹、瑞士西卡、聚氨酯、丙纶等等,家装建议用水性漆来做比较好,不会漏水。
接下来就看地砖了,地砖很多,个人不建议买山东品牌的砖,一定要认准佛山出厂的。佛山的瓷砖工艺水平是国内最高的,所以一定要选择那边的品牌。
接下来就是木制作了,木制作包含的比较多,有木门、橱柜、鞋柜衣柜储物柜、还有吊顶做造型等等,都是属于木制作。这边也是要提前看好,因为提前看好了,砖贴完工人就可以过来测量了,这样测量的会更标准一些。
再接着就是看乳胶漆了,乳胶漆很重要,因为他涂刷的面积比较大,不好的乳胶漆有很大的味道,甲醛特高。选择正品乳胶漆,国内卖的号的华润、多乐士、立邦、芬兰芬琳、德国都芳、可耐美、百色熊都是可以的。
最后就是灯具洁具开关面板的选择了,最后选择家具。因为你前期定好方案了,家具这块好配。前期如果没有定好方案风格的话,你把喜欢的家具先选上,按照家具来定风格也很好。
关注老何,带你学习更多的装修和设计知识!
自己装比较烧脑,首先确定大体方案,准备怎么装。之后整体改动,拆除,新建墙体。之后水电,就需要购买材料。水电快完工接着准备防水,瓷砖等材料,瓦工进场。然后木工,接着油工,之后就是各种安装。最后打扫卫生,放几个月入住。
装修做设计最重要的什么
这个问题看谁问,不知道您是业主还是设计师?
是准备为自己装修做准备还是同行交流?
我姑且假设您是准备装房的业主,站在业主的角度来回答一下您的这个问题。
========写在前面========
装修做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?
做为一个业主一个外行人,你不需要知道什么平面布局、动线、储物、灯光怎么设计,这些是专业人士需要解决的问题,做为一个需求方,你只>必要span style="text-decoration-line: underline;">认真分析自己的需求,并找到合适的供给方,最后达到钱、时间的花费最优。
认识>本身/strong>
认识自己很简单也很难,我见到许多业主,往往提的都是“电视墙弄什么造型”,“我想装北欧风格”“房子要简单大气”等等问题,我猜可能是他们觉得房子没什么好设计的,其实设计中占比重最大的实用,恰恰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生活>风俗/span>密切相关。
家庭成员——家是家里每个人的家
家庭成员这个很好理解,房子是哪些人住,住多久,什么时候住。
比如单身、恋爱阶段、结婚?什么时候接,什么时候要小孩,老人要不要一起住?等等。
家是家庭成员的家,每一个人需求都要考虑到。
生活习惯——最懂自己生活的人就是>本身/span>
你的家是你自己的,不是设计师的。
我曾今遇到过一些奇葩的业主,询问他的生活习惯、需求, 他的回答是:“我是让你们帮我设计的,我都说了要你们干什么”!!?真这么想的话,设计师倒是没问题啊,您是后面也别改来改去的。
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,思考角度,随便拿到一个户型设计没有任何问题,也有很多所谓的常规布法,你想要的是常规布法嘛?
光说概念有点空,举个例子。“下班回家,两口子在家一起做饭,男的备菜、洗碗,女的主厨,吃饭的>时间/span>喜欢一起看电视,平时不怎么看,吃完饭就先各自忙各自的事情,男的整理工作的安排,女的要直播”
从这个生活场景中,就能发现到:【厨房两个人用,那厨房的布置和过道就要按两个人的操作去布置】
【吃饭的时候喜欢看电视,平时不怎么看,餐厅和客厅之间的关系就要重新考虑】
【两个人都要在家办公,而且各自需要比较安静的空间,要考虑两个办公】。
仔细思考一下,你的生活习惯是什么样的。
工作日and休息日的一天怎么度过的?有没有什么爱好?鞋子、衣服、被子有多少要装的?等等
审美偏好——每一种格调都可以做的好看,找到最能打动你的
网上优秀的作品很多,风格格调也各有特色,但是总结下来都是有偏好的,喜欢颜色艳丽一点的一般性格热情,开朗,外向。喜欢颜色单调柔和一般比较冷静、内敛,也有喜欢温馨的,也有喜欢性冷淡的,多在网上看看不同的格调带给你的感受,哪一种比较能打动你。
预算配比——我能拿出多少钱,以后还要投入多少
预算配比吧,每家人情况都不一样,有的要一次到位,有的没什么钱只想简单弄一下过渡,不过更多的是有些预算,但是钱不够,又想弄好,这种情况预算配比就很重要了。
我的建议是不能改的部分花70%,刚需软装花25%,剩下的花5%先买便宜或者不买讲究一下,后面慢慢换。
选对模式
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。
家装一般会涉及到4个>脚色/p>
设计师
量房、整体的预算把控、水电设计、平面、顶面、立面设计、灯光设计、效果图呈现、施工图绘制、施工交底、材料选择建议。
施工方、项目经理(也叫工长)
统筹各个角色之间的衔接,安排现场施工进度,安排工人。
材料供应商
提供材料,部分材料施工方自带,或者设计师有推荐,业主也可自行寻找。
监理
监督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规范,协助业主每个节点验收,避免被坑。
【1】装修公司——以签单为导向
每个角色基本上能够包含完。但是呢,装修公司要运作,要靠签单盈利,而装修公司的设计师收入在于签单提成,想要提高收入,基本同时要签很多单,心力有限。
而且材料选择上也受公司合作商家的>限定/span>,难免不客观。最后可能导致钱花到不该花的地方,效果不如预期。
【2】设计工作室+项目经理——以服务为导向
第三方的设计师相对客观,收入在设计费上,时间较为充裕,基本上单子投入的时间会多很多,有更多的心力帮业主挖掘需求,做出更符合业主需要的设计。能开工作室的基本上也还是有些资历,本事的。合作渠道也多,也更有可能推荐实在的内部价>质料/span>(当然也不排除有贪的,材料上也想捞一笔)。
【3】自己装+找工人——费时、费心、指不定还费钱
相当于要担任所有的角色,除了施工,自己设计效果不一定有保障不说,还得去买材料,找工人,盯现场,前前后后少说两个月要花,还不算准备的时间。每一项都得货比三家,不然很容易被坑,就算不被坑,往往>由于span style="text-decoration-line: underline;">把握不好预算超支。
结论。
如果你是一个外行,又想保证设计>结果/span>,选【2】,找一个靠谱的工作室。
- 如果对想要的认识比较清晰,做过功课,选【1】把自己的要求梳理清晰也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。
- 如果对想要的认识比较清晰,做过功课,又肯花时间,也可以选【3】,把其中专业性较高的工作分配出去(比如施工图纸、平面布局优化),关于这条有机会我想好好写一写,这儿就先开个坑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