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打造家庭影院音响的声学空间
如果你是土豪,有自己的别墅,有一间专门的影音室,那么可以聘请专业音响师帮你去设计,就无需在此寻找答案了。
我下面的回答,只是针对“低端人士”(请允许我用这个流行词,没有恶意啊)。
如果说到声学空间,那么就无需多讲影院的设备了。我只介绍音箱的摆放和调试要点。

1)音箱摆放。对于一个最普通的5.1声道的影院系统来说,会用到6个音箱。其中两个大的主音箱放在前面左右两边,这个音箱的频率范围应该是很宽的。而中置音箱则放在正前方,频率范围以适合人声为主,有时候由于电视机等占据了中间的位置空间太小无法放置这个音箱,也可以省略而在功放机里设置为无中置音箱。两个环绕音箱则放在头后面左右两边,高度比头略高些。这样播放电影的时候,飞机或者鸟儿从天上飞过时效果更好。超重低音音箱(低音炮)则随便放在一个角落里就可以,这是因为低频声音基本无方向性。主音箱上最好高音扬声器没有任何面罩,以免影响高音的传播。主音箱的喇叭最好朝向听者的耳朵。
2)调试要点。①音箱线的相位不要接错;②***或者购买一个调试播放软件,用这个软件通过影院系统播放粉红噪声,从20-20KHZ在各个频段都播放,最好有仪器测量效果,没有的话就用耳朵听,应该让各个频段的声音听起来一样响。
家庭影院对于听音环境的要求比较高,除了蓝光或者高清播放机、AV功放、音响系统这些硬件设备外,隔音降噪、声学处理都要做好,才能打造一个好的家庭影院。
一、声学>处置惩罚/span>
想要有影院或歌剧院的震撼音响效果,房间的声学处理是重中之重,这方面一定要请专业机构来设计。包括:
1、家庭影院音响发出的直达声;
2、家庭影院音响后墙的反射声;
3、顶面天花板、地板和两侧墙的反射声;
4、视听区域后面墙壁的反射声等。
声学设计主要包括了吸声与扩散两大部分,还加上了低频陷阱等模块。房间可以采用所遍布的木质声学处理模块采用了穿孔的处理,能产生有如低频吸声体的效果。
二、隔音降噪
影音房间的隔音也是很重要的,隔音的根基首先是建筑质量,窗户必须是双层玻璃窗,还要注意窗框和缝,是否结合严密,而门最好就换成厚重的实木门,门框窗框最好包些皮革做密封,门底下与地板的接缝也要注意,挂上橡胶挡板。墙体最好在装修时就预先铺设隔音材料。
三、照明与室内风格
既然是私人家庭影音式,那么就不要做成一个缩小版的电影院或KTV,那就太没意思了,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打造与众不同的娱乐空间,可以是中式的,也可以是欧室,你想做成卡通的都没问题。当然照明一方面要保证观看和体验效果,另一方面就是要烘托氛围啦。
不知道是否已解决了你的疑惑,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。山西地区的朋友如果有任何家装方面需求或想深入了解相关知识,都可以私信我,我们将为您提供一对一的咨询设计服务。
声学装修,要取决你现有建声的情况。一般来说房间的声学处理,隔音>吸音,低频重要于高频。这是频率的波长决定的。
简而言之用高密度的材料做隔音,并且最好用硬-软-硬的方式。比如:混凝土-石膏板-岩棉-石膏板-混凝土。
吸音上比较好处理,唯一要注意的是小房间容易产生低频驻波,做好低频陷阱。或者在超低音箱上适当衰减能量。
声学装修是什么意思
声学装修是指为了改善室内声学环境而进行的装修工程。它可以通过调整室内空间的布局、使用吸声材料、安装隔音设备等措施来减少噪音、改善声音传播和吸声效果,以达到改善听音效果、降低噪音干扰、提升音质等目的。声学装修常常应用于音乐厅、演播室、录音棚、多媒体教室、会议室、餐厅、办公室等需要良好声学效果的场所。
琴房需要隔音还是吸音,还是两者都要
你好,隔音和吸音确实是两码事,
隔音最好的办法是再砌一堵墙,地板也用转铺一层,再吊顶,这样基本在房间弹琴,外面听不见了,其次就是打龙骨,中间填厚的隔音棉;铺厚地毯,吊顶,对了门也最好换上隔音门;
吸音:在做好隔音厚买些环保吸音棉贴上,一定要环保无味的,不然后悔死,处理起来也麻烦;还有那种实木的反射板,只不过贵一些,可以间隔性的贴几块然后摆上书桌,小沙发啥的,基本混响比较少了。
首先说明 隔音与吸音是两个感念,琴房装修应该两个都要做好,下文着重介绍怎样装修琴房
琴房声学装修以下注意事项
1、房间尺寸;2、房间隔音;3、控制混响;4、低频吸收;5、中高频扩散
本文文字较多,全是干货,请耐心看完
一、房间尺寸
房间不能太小,太小与比例不科学,会导致太多低频驻波,发出的声音会糊成一团,房间长高宽比例最好在下图空白范围。
波尔围线
二、房间隔音
为了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环境与不打扰邻居,房间隔音很有必要,可以参照我的文章房间隔音>步伐/p>
三、控制混响
混响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,琴房混响根据房间大小与个人喜好决定,一般卧室可以将中频混响定在0.3-0.5s,喜欢长混响的可是适当延长,混响长会很有感觉,太短了声音会很干瘪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房间的话,需要考虑有些频率是没有混响意义的,不能用混响去衡量。计算公式如下:F=2000*√(RT60/V),RT60为中频混响,V为房间容积(室内体积)。即在该频率以下的频段不具备混响意义。比如:一个15㎡的房间,高2.7m,我们定中频混响为0.35s,则F=2000*√(0.35/40.5)=185.9Hz。那么在该房间185.9Hz以下就不能用混响来做指标了。
对于该房间,在185.9Hz以下应该着重吸收,避免在该频段出现非常多的驻波。
四、低频>吸取/p>
对于低频吸收,应着重使用吸声体来吸收。现有市面上几乎没有能对100Hz能有有效的吸声效果的吸声体。再次可以推荐两款针对低频的性价比高的吸声体。一是BBC研发的低频吸声体,二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开发的BCA吸声体。
1、BBC低频吸声体是通过在常规吸声体后面加一层4mm厚的薄木板,在吸声体后方还需要一定的空腔,通过薄板共振来对低频进行有效的吸收,100Hz能够有0.9的吸声系数同时造价也相对便宜。缺点就是吸声体总体厚度175mm,安装完成面厚度200mm,同时对100Hz以下吸声系数成直线下降。结构图如下:
2、BCA吸声体也是通过在吸声体内部的钢板共振完成对低频的吸收。优点是能够实现在100mm的厚度下实现对低至60Hz,甚至不考虑重量的情况下可以对43Hz有1.0的吸声系数,同时还能对中高频也有1.0以上的吸声系数。缺点就是吸声体尺寸必须是1m*1.5m或者其倍数,尺寸固定,同时造价高,需要有一定的预算,结构图如下:
BCA是全频吸收,CPA是只吸收低频。
五、中高频扩散
扩散体对较难处理的小空间声学起到了改善作用,通过合理使用扩散体,我们对展开墙面或改变吸声材料的分布来提供扩散的要求有所降低。同时通过合理布局扩散体能产生较大房间的声场,增强房间的空间感。
声学扩散器左)和近场散射模拟(右)
扩散体可以在侧墙、背面与顶面悬挂,国内的二维余数扩散体基本上都是错误的做法,至于哪里错了这个只有单独写篇扩散体文章来阐述了。可以根据二维余数扩散公式进行计算自己DIY,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做技术指导自行DIY。
扩散体的扩散频率是相当重要的,原则上扩散体越厚,扩散频率越低。当然有条件也可以选择GIK的扩散吸音模块。
扩散离听音位的距离要求也不同,以17阶二维余数扩散体设计频率800Hz为例,要求离座位最小距离1.29m,如下图: